詹俊:塞梅諾表現比埃基蒂克更出色,紅軍如何及時解決問題很關鍵
羅馬諾:多納魯馬已經對轉會曼城敞開大門,個人條款不是問題
正義執行!球迷拍到種族歧視塞梅諾的輪椅球迷,被警察當眾驅逐
國際級裁判傅明:執法百隊杯是義務,對于年輕裁判是很好鍛煉機會
兩名新援完成注冊!官方:巴薩前鋒拉什福德在西甲完成注冊
巴薩公布西甲首輪大名單:加西亞、拉什福德在列,無什琴斯尼萊萬
體育資訊8月16日訊 據《足球報》報道,8月15日晚湖南衡陽船山英語學校,李章洙在第二屆百年名校杯賽事中第二次主講大師講堂,這一次他為上百名足球少年和校園足球從業者,帶來了更多校園足球的跨國經驗分享。
面對13-15歲正是花季年華的孩子們,李章洙首先強調的就是希望他們要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,而不是更執著于成績。他相信眼前的孩子們,未來可能有很多人還會再踢二十年足球,沒有快樂和熱情的內驅力,很難讓他們將足球生涯延續如此長的時間。
李章洙認為16歲是球員個人技術成熟的“年齡天花板”:依據歐美日韓的國際經驗,大多數球員80%~90%的個人技術在16歲就已定型。13-15歲年齡段更重視個人技術培養,體能和戰術素養反而可以成年后再強化亦不為遲。他將球員分為天賦型與努力型兩大類,而努力型占據大多數。李章洙希望同學們更加努力,汗水是實現足球夢想的唯一通途,沒有捷徑可言。
被問及是否希望成為職業球員甚至留洋時,不少足球少年都堅定地舉起了手。李章洙也繼續向孩子們分享韓國校園足球的培養機制,韓國足球的青訓始終是以校園為基礎。韓國的教育考試體系同樣嚴格,但韓國青少年球員成年之前,學業方面的要求始終沒有放松過。
北京市一〇一中學校隊主教練李東峰提出了所有人都關心的“時間管理”矛盾:學習時間和訓練比賽時間如何平衡,從而讓孩子們在學業和踢球上不會偏廢。李章洙特別強調韓國校園足球“以賽代練”的優勢,孩子們在周末和寒暑假比賽非常多,通常每年至少有30~40場比賽。同時韓國校園足球特別重視團隊精神,高中三年的整個周期有以球隊成績為標準的額外激勵。球隊正式比賽成績有相應加分機制,當球隊達到對應分數,隊內球員能得到順利進入大學的加分。區別只是根據成績的不同,能夠就讀什么樣的大學。如果能進入對應年齡段的國少隊或國青隊,還會得到額外加分。
順著這個話題,李章洙也提出了令人深思的反向問題:大學是否就能確保學生們未來人生能夠出人頭地?概率上如果大學之路與足球之路的淘汰率接近,是否意味著兩種人生的選擇并沒有人們想象的差異巨大?顯然,這個反向問題會讓關于校園足球的思考更有與以往不同的角度。